刚果求援美国?用矿产换安全不如自己动手 穷国坐拥金山难自救
大家好,我是樊登,今天跟大家聊聊刚果(金)的那些事儿。最近那儿不太平,反政府武装闹得挺凶,政府军有点招架不住。你可能会问,一个国家,正规军十二万,准军事部队八万,怎么就对付不了几个反政府武装?这就跟厨房里刀多,不一定厨艺就好是一个道理。
这次闹事的叫M23运动,名字挺洋气,战斗力也确实不含糊。短短时间,8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就易主了,连戈马、布卡武这些重要城市都丢了。政府军虽说人多势众,但武器装备老旧,训练水平也一般,碰上M23这种熟悉地形的“地头蛇”,还真有点像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。
更要命的是,刚果(金)东部地形复杂,丛林密布,政府军的大部队施展不开,飞机大炮也派不上太大用场。M23呢,就像躲在暗处的游击队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政府军想抓都抓不住。海军就更别提了,东部地区离海边十万八千里,海军再厉害也只能干瞪眼。
眼看着M23步步紧逼,刚果(金)总统齐塞克迪也急了,这不,赶紧向美国求援。不过,这次求援的方式有点特别,不是哭着喊着要美国派兵,而是提出用矿产资源换安全协议。
说到矿产,刚果(金)那可是真富裕!钴、铜、钻石、黄金,要啥有啥,尤其是钴,全球75%的产量都来自这里,这可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和飞机的重要原料。每年光是铜的产量就有40多万吨,价值27亿美元。
按理说,守着这么一座金山,刚果(金)人民应该过得不错吧?可惜事与愿违,这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700美元,简直是“捧着金饭碗要饭”。为啥会这样?战乱不断、管理混乱、外资控制,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,导致国家财富没能真正惠及百姓。
齐塞克迪打的算盘是,用这些矿产资源换取美国的支持,最好是美国能出面施压,或者干脆制裁M23,帮他们稳定局势。他也没指望美国直接出兵,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。
不过,跟美国打交道,也不是那么简单的。美国在非洲的那些小九九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万一美国狮子大开口,或者另有所图,刚果(金)可就跳进了另一个火坑。
再说,就算美国真出手帮忙,也不一定能根治刚果(金)的顽疾。M23只是表象,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治理的各种问题。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,今天打跑了M23,明天可能又冒出个M24、M25,没完没了。
所以,对于刚果(金)来说,求助外援只是缓兵之计,关键还得靠自己。加强国家治理,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提高军队战斗力,这些才是长久之计。打个比方,与其求别人给你鱼,不如自己学会钓鱼。
刚果(金)的未来,最终还得靠自己掌握。
